OD体育- OD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渭南师范学院2017年招生简章
2025-09-23OD体育,OD体育官方网站,OD体育APP下载
渭南师范学院是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高校,肇始于1923年,经历了赤水职业学校和“抗大式”的赤水农业职业学校、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渭南师范学院、改革开放以来的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新渭南师范学院,沧桑九十四载。学校建校初期的23年,开办初等师范、中等师范、高等师范等三个层次教师教育,开设师范类、科学技术类等学科专业,兴办校办工厂勤工俭学,现今,已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地方高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学校地处渭水华岳之间的渭南市临渭区、富平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仓颉造字、杜康酿酒到渭华起义,千百年来书写着秦东大地的神奇;这里钟灵毓秀、物宝天华,药王孙思邈、史圣司马迁、大诗人白居易、爱国将领杨虎城和革命先辈刘志丹、谢子长、高岗、等铸造了彪炳千秋的伟绩;这里“红色精神”闪耀、革命圣火不息,传承着“坚定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渭华照金精神。
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国内外15所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共建“丝绸之路中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生院”,培养高层次教师教育人才。现有11个二级学院及国际交流学院、中华仓颉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有63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含港澳台高校交换生和韩国、泰国等国留学生)。学校现有朝阳、西岳、汉马三个校区,正在筹建富平校区。已有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元,馆藏图书202.12万册,电子图书4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5个,数字资源实现学科全覆盖。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大师、专家和能人。特聘著名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特聘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列克谢利沃维奇谢苗诺夫教授及德高望重的领导、院士、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校长顾问。学校建有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特聘气象学家秦大河、材料化学专家邢球痕、英籍华人经济学家Shujie Yao、史记学家张大可、国防经济学家果增明等,以及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和省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正高级职称109人、副高级职称336人,博士学历教师246人,一批专业人员入选全国优秀社科专家、国防教育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三秦学者”津贴专家、教学名师等。
学校突出协同创新特色,围绕学科、教学、科研三大主场,建设、整合、提升和创新各类平台。建有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基地、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西部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X射线检测与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陕西省低碳醇催化工程中心、陕西省西部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等14个省级科学研究平台和18个产学研平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与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基地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中国史记研究展览馆、中国史记研究网、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特色电子文库等形成面向全国的基础性、引领性和服务性的“史记学”研究阵地,撰著出版的《史记通解》《史记论著集成》等学术著作是史记学界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形成具有特色与优势的主攻方向,主要有司马迁与《史记》、陕甘边根据地史、军民融合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管理、知识产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人文社科类主攻方向;概率论与应用、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光电检测、光电一体化、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湿地生态保护等理工类主攻方向;中国钢琴与中国音乐、西部民间音乐舞蹈创作表演、地方戏剧创作表演、大秦岭美术流派创作、美术设计等艺术类主攻方向。专业人员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及地方科学研究项目数量连年大幅增长,形成的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委表彰,多次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学校传承“坚定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渭华照金精神,弘扬“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的校训和“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学校精神,坚持先进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努力培养具有科学信仰、科学能力、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校大学生肩负使命,刻苦学习,表现出时代赋予的优秀品质与良好精神风貌,获得一批批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荷花奖”舞蹈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等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的竞赛与实践奖项,特别是在全国第七届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中获特等奖,将代表中国赴美参加国际市场营销大赛。
渭南师范学院的前身赤职、赤农在特殊历史时期谱写了“青马”红校血与火的历史,是陕西省第一个团组织诞生地,也是关中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是渭华起义重要策源地。1923年以来,坚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20世纪20—40年代,毕业生到黄埔去,到井冈山去,到延安去,到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去,成为革命者和英雄人物,涌现出红色教育家王尚德、开国上将张宗逊、曾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王杰等杰出校友,也曾发生过数十名地下员学生惨遭杀害的悲壮事件。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校友人才辈出,有国务委员、委员、国防部长上将和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韩新民等中高级干部;有党史专家贾巨川等专家学者;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海洋、中国教育年度人物邓健、全国模范教师郗莉、陕西省师德标兵田江寿等优秀中小学教师;有无锡日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骏和西安鼎立高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渭鹏等创业者。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1所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创建莫斯科艺术学院获教育部批准,2016年11月7日,中俄总理见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支持举办“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的谅解备忘录》。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共建“中俄教师教育国际协同创新中心”“中俄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国际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中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生院”,合作培养教育博士。与泰国博仁大学共建“渭师—博仁研究生院”合作培养教育博士。以项目形式持续开展互派留学生、教师访学、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工作。每年选派多名教师赴国外高校开展访学、交流访问、汉语国际推广教学等工作,推荐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研修;200余名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研修学习、攻读学位或参与交换生项目;150余名泰国、韩国等国留学生、交换生来校学习。大学生艺术团先后赴英国、爱尔兰等地访问演出。同时,学校积极筹办国际中学,不断促进办学和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答:学校有朝阳、西岳、汉马三个校区,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元,馆藏图书202.2万册,电子图书4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5个,数字资源实现学科全覆盖。学科涵盖理、工、文、教、经、史、艺、法、管、农10个门类,63个本科专业,现有10个本科学院及国际交流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来自祖国各地的大学生和港澳台地区交换生、外国留学生共17000余人。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以项目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凸显学科优势,现有重点(特色)学科12个,其中省级3个。承担国家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5项,建有校级课程建设项目352项,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库300余门。建有陕西省人才办在陕西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答: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就业工作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每年都为毕业生推荐大量的就业岗位。近年来,学校不断拓宽就业市场,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就业推荐模式,为毕业生推荐了大批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学校以“经世致用、和而不同”为校训,培育优良的教风学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用人单位普遍赞赏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吃苦耐劳、诚实守信”。
答:我校自2011年起在全校本科生中实施“百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每年资助100项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截止目前,共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9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7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00项。项目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发表科技创新论文350余篇,举办创新成果展20余场,形成科技创新成果作品40余项,2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学校还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 2012年共有123名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并给予每人1000元奖励;2013年共有97个获奖个人(团体)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2014年共有24个团体、87名个人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2015年共有58个团体、47名个人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学校给予1000元/团体、500元/个人的奖励,共计奖励474500元。2016年共有67个团体,127名个人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
答:为了突出学校以师范教育为主、多方向培养的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特点,学校于2011年成立大学生艺术团,为我校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曾赴英国、爱尔兰等地世界知名大学进行友好交流访问演出,并赴青海玉树灾区慰问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广泛赞誉。学校举办“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晚会、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线周年文艺演出、“师院之春”和“渭南之春”歌舞专场演出,参与2016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开闭幕式、渭南市春节晚会等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赞扬和充分肯定。
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由我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编号为:MOE61RUA02DNR20161768N.中俄教育部于2016年11月会晤时签署了《关于支持举办“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的谅解备忘录》。办学层次、类别为本科学历教育,学科专业包括:美术学、音乐学、学前教育。学习方式为4+0,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引进俄罗斯优质课程资源,由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师授课。学生入校后具有两校学籍,毕业授予两校学位,优秀毕业生推荐到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进行研究生教育,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为了突出学校以师范教育为主、多方向培养的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特点,学校于2011年成立大学生艺术团,为我校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曾赴英国、爱尔兰等世界知名大学进行友好交流访问演出,并赴青海玉树灾区慰问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广泛赞誉。学校举办“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晚会、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线周年文艺演出、“师院之春”和“渭南之春”歌舞专场演出,参与2016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开闭幕式、渭南市春节晚会等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赞扬和充分肯定。